写在前面的话
今年是四川禾嘉集团创建40周年,40载春秋里装满了禾嘉人与集团休戚相关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穿越这段历史,往事如烟,历历在目,从今年春天开始,华西都市报及封面新闻派出记者团队,对禾嘉四十年发展其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并在华西都市报及封面新闻相关媒体上进行了系列报道,其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馈和良好的社会影响。为此,禾嘉集团官网编辑部从本周起将连载封面新闻这组系列报道,供大家学习与分享。
让我们通过这组系列报道,沿着四川禾嘉集团董事局主席夏朝嘉创业历程中那些影响深远的轨迹,重温禾嘉初心不改、使命不怠,梦想成真的成长故事,传递创始人跨越时空的不断探索、百战归来,仍愿以一生去叩问企业家精神的使命与责任。
本周推出【禾嘉集团系列报道连载】(4)
创业篇②|“咬定”32字印刷厂崛起 夏朝嘉当选“全国首届十大青年企业家”
凭借一笔贷款,夏朝嘉开始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创业——西城区包装印刷厂应运而生。但钱只能解决硬件,管理、技术、人才、文化等更重要的“软实力”又如何打造?这其实也是贯穿了禾嘉此后四十年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在80年代初,30出头的夏厂长却已经初步摸索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并因此当选成为“全国首届十大青年企业家”。
定下32字“定海神针” 拿下首个订单
经营策略上,夏朝嘉首先用32个字为印刷厂定下了一根“定海神针”:产品质量高于大厂、产品价格低于大厂、生产周期短于大厂、服务质量优于大厂。很快,夏朝嘉就用实际行动向整个市场展示了西城区包装印刷厂是如何去落实这32个字的。
1981年底,阿坝制药厂急需印刷一批5万张鹿茸精标签。由于印量小、利润低,时任制药厂供销科长吴启育跑遍了成都市的几大国营印刷厂,都没人肯接招。眼看最后的期限要到了,苦恼万分的他四处转悠,看见府河边“西城区包装印刷厂”的招牌,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了厂子。在一番商谈后,双方达成一致,阿坝制药厂的5万张标签交给西城区包装印刷厂印刷,印刷费2500元。
别看印刷费只有大厂们都看不上的2500元,这笔订单其实是西城区包装印刷厂的第一笔订单。全厂上下都非常重视,从原材料购买到印刷中的每一个细节,夏朝嘉都是亲力亲为。货品如期交付,所有人都充满期待欣喜地等待第一笔回款入账。
讲理也讲情 一举折服“最挑剔”客户
谁知,夏朝嘉盼来的不是汇款,却是一个意料外的电话。阿坝制药厂来电称:“贵厂的印刷质量存在问题,5万张药品标签均有四微米的超差。本欲退货,但考虑到贵厂系小厂,不能消化退货损失,所以货还是用了,但必须降价。”实际上,在当时4微米的误差是属于正常误差范围内的,客户此举显然是意在杀价。
怎么办?据理力争还是忍气吞声?夏朝嘉的做法再一次震惊了所有人。他给阿坝制药厂发了一封电报,声明如果是产品质量问题,请对方把货退回来,这批标签不能使用,即使烧成灰也要寄回来,印刷厂将无条件重新再印一批。如果药厂就这样使用了这批标签,他将到法院去起诉。
“产品质量高于大厂、产品价格低于大厂、生产周期短于大厂、服务质量优于大厂,是我们的32字方针,我们不能因为眼前的这一单业务就背弃了自己的承诺!”夏朝嘉对厂里的员工说。
夏朝嘉此举震惊的不止是员工,阿坝制药厂的厂长也被惊呆了。他亲自前往成都,要拜访这个不同寻常的街道小厂和负责人。而在与夏朝嘉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长谈之后,他被夏朝嘉的心气和才能深深折服,最终第二年全厂40多万元的业务全部交给了西城区包装印刷厂。